原標題:4.9,唐嫣冤嗎?
原創 毒Sir Sir電影
近日,一部國產劇因為開分上了熱搜。
豆瓣4.9。
滿屏一星、二星。

不滿於這部劇得到的結果——
說是“明明挺好的”。
好,今天Sir就來掰扯下這個“明明”——
燕雲台

最初它引起Sir的關注,是因為編劇下場撕觀眾。
簡單說,《燕雲台》的主角蕭燕燕,歷史原型是遼朝蕭太后。
我們最常看到她,是楊家將里那個心狠手辣的反派。

現在她成了主角,敘事視角也為之倒轉。
“我們”,變成契丹;宋朝,變成“敵人”。
劇中她拉起初戀情人的手,起誓道——
“我們要守護這幽雲十六州。”

於是有的觀眾開始質疑:是哪個“我們”,又是誰的“幽雲十六州”?
編劇在微博上反駁。
說同一段歷史,可以站在不同的位置上去看。

Sir一樣不讚同用簡單的“屁股”“立場問題”去審判一部作品。(況且都過審了,還能歪到哪去)
但拋開歷史爭議。
4.9的評分,《燕雲台》冤了嗎?
在Sir看來,問題不是它調換了歷史的角度,如果真是這樣,倒能夠給我們帶來更多思想上碰撞的火花。
相反,它的問題恰恰在於披著差異化的外衣,骨子裡一成不變。
一開頭。
Sir以為點進了哪家陽光牧場的廣告。

配合字幕才發現,原來這就是大遼風光。
然後主角登場,唐嫣飾演的宰相之女蕭燕燕,從一個單純的傻白甜,一步步登上權力頂峰,成為遼朝蕭太后的傳奇一生。
雖然對於契丹政權,以及五代十國混亂的政治系統,大多觀眾都很陌生。
但越看,你越眼熟。
韓式粗眉+大粉唇,唐嫣的永久性記號。
一套編程式的噘嘴瞪眼,觀眾夢迴《錦繡未央》。

還有這熟悉的古裝大女主劇成長路線,和“別低頭,王冠會掉”一樣蹩腳的皇家發言——
帝王孤獨
我所愛者
都一一離我而去

看個開頭,你基本已經能猜到七七八八。
還不就是換湯不換藥的那一套嘛。
配方一:開局必須是個傻白甜。
蕭太后是誰?
武則天之後又一權傾朝野的女政治家,與大宋締結澶淵之盟,在她攝政期間,遼朝進入了最為鼎盛的時期。
但不管是什麼樣的厲害女性,一開始都必須是個傻白甜。
還是不幹人事的傻白甜。
蕭燕燕走在集市上,看到男主韓德讓的馬很好,想要。
接著她開始了迷惑行為——用石子彈人家馬,讓馬受驚。

然後惡人先告狀,說自己的馬被韓德讓的馬嚇著了,讓人家把他那匹賠給自己。


那句“我不管”,硬了,觀眾拳頭已經握硬了。
韓德讓不同意,這姐又仗著自己有錢要強買強賣。
警告了這馬性子烈,她駕馭不了。
蕭燕燕偏不,一上馬背,臉打得啪啪響。

可是,這條街上的百姓們又做錯了什麼?
某些編劇什麼時候才能意識到,這樣沒腦子又愛闖禍的女主,是真的一點也不可愛啊。
配方二:高富帥們都愛我。
在國產大女主劇里,女主必定不能只有一段愛情。
炮灰路人愛她是基本操作。

重點是,她得周旋在兩個及以上位高富帥中間。
小狼狗男主愛她,誇她好特別。

後來的皇帝男二隻見過她一次,就日夜思念不能自拔,非要娶她做皇后。

這倆男的,還得是兄弟啊摯友啊什麼的,帶上那麼點不倫感。
再真誠建議,《燕雲台》在類型分類里加上“穿越”。
畢竟都2020年了,還有這種女主墜落,男主接住她後四目相對的劇情。

兩人眼睛鏡頭來回切了四五次,估計剪輯師B站鬼畜區出身。
僅6集過去,女主已經被男主救了三次。
不僅如此,後面還有摔跤不小心親到的梗。

不出意外,女主先跟男一相愛,然後被男二用皇帝身份奪走。
天真少女被迫捲入後宮鬥爭,黑化變狠。
而男一作為遼朝大臣,默默守護在她身邊,陪她一路走上權力巔峰,多麼感(lao)人(tao)的愛情啊!

二十年前寧靜的《孝莊秘史》,到底養活了後來多少古裝大女主劇?
配方三:姐妹撕逼少不了。
《燕雲台》里設置了三個姐妹,唐嫣又一次致敬自己的經典作品,上演古裝版《夏家三千金》。
她依舊演裡面最傻白甜的那個。

三姐妹先是閨中情深。
後來,分別嫁給爭奪皇位的三個男人。

從後續預告可以看到,因為利益不同,三姐妹走上了反目的道路。
什麼暗中陷害啦,為了各自兒子的前程撕來撕去啦。

反正最後,三個裡面,只有女主能夠取得最終的勝利。
說好的女性自強,結果下面還是女性互撕。
基本上一模一樣的設定,18年的時候大女主劇《獨孤天下》已經拍了。

《燕雲台》到底要撿多少別人玩剩下的?
配方四:女性大旗扛起來。
國產古裝大女主,向來口號喊得響。
剛開始,就是蕭燕燕的旁白:“我想證明女子未必不如男。”

然而,她下一句是:“首先,我需要一匹草原上最好的馬。”

然後就出現了開頭,在街上要搶男主馬的段落。
男主說,你駕馭不了。
她非要:駕~~~
然後闖到了刑場,差點就地正法,還是男主救了她。
最後靠什麼解圍?
掏出腰間金牌一亮——
我是宰相的女兒。

Sir實在沒看明白這一通操作下來,到底想說明什麼。
換到現代,這段劇情可以概括為:
我想證明女人未必不如男,首先我需要一輛寶馬,其次我需要是官二代。
就……這?

沒完。
女主自我證明的這條還沒完,就是她不停闖禍,等著男主來救她,等著編劇的主角光環來救她。
射柳大賽,她偷了正經參賽者令牌去比賽。

犯了欺君之罪的蕭燕燕,害得家人全跑來為她求情。
而身為女主,在殺人不眨眼的暴君面前,只需發表一番花木蘭再世的宏論。


再配上唐式無辜瞪眼撅嘴。
你知道了,皇帝一下覺得這個女孩有性格,朕喜歡!

國產古裝大女主,看不到任何艱難抗爭。
只有對於權勢不勞而獲的覬覦。
在女性飽受壓迫的古代,企圖利用開掛的主角光環來宣揚女性主義,那它只是在販賣爽感,想割收視韭菜而已。
也有觀眾說,《燕雲台》挺好看的。
“美”。
是的,Sir也不認為這就是一部徹頭徹尾的爛劇。
必須承認製作算得上精良。
實景拍攝,絕美風光,場景恢弘。



但你有沒有發現一個規律。
《燕雲台》雖有可圈可點的地方。
但越接近核心,就越不忍直視。
比如明明去了草原實拍,但這段騎馬戲,怎麼是滿屏的摳圖感。

(此處應有BGM:爸爸的爸爸叫什麼?爸爸的爸爸叫爺爺)
花草原旅遊的錢。
拍影樓背景板的片。


明明有大場面和動作戲。
但一到主角這裏,立馬破功穿幫。

有一眾值得看的演技實力派。
佘詩曼演的大姐,劉奕君演的思溫宰相,寧理演的皇帝。



可是吧,他們全是配角。
再一看主角
搖頭晃腦、瞪眼噘嘴、咧嘴傻笑,三種表情來回切換,每部戲里沒任何區別。

這是剛被皇帝赦免,死裡逃生的樣子。

這是被大姐教訓的樣子。

這是跟男主談情說愛的樣子。

怎一個“穩”字了得。
畢竟唐嫣的演技,可是針不戳啊。

△ 《錦繡未央》里唐嫣被鋼針穿手指時的反應
如果所有的優良製作,只為了堆砌一個無聊的故事;所有的優質演員,只為了給一個瑪麗蘇當綠葉。
那麼在敗絮之外。
再多金玉又如何呢?
這就是Sir為什麼不覺得,4.9的評分有任何埋沒它的地方。
不是觀眾沒有正視《燕雲台》的優點。
而是觀眾早已厭倦和拋棄了這種重複的套路化製作。
2018年,應該是古裝大女主的分水嶺。
一部投資3億,男女主分走1億片酬的《如懿傳》,幾經波折,艱難開播。
一部范冰冰的《巴清傳》,至今被關在冷宮,撈不回來。

這種大投資、大製作的大女主劇,來到了收益率的拐點。
2018年後廣電的限古令,衛視古裝劇上星愈發艱難。
所有衛視綜合頻道黃金時段,每個月,以及年度播出古裝劇總集數,不得超過當月和當年黃金時段所有劇目總集數的15%。
宮鬥、大女主、仙俠、穿越之類的古裝劇更是限製重點,就算定檔,稍有不慎也可能遭遇撤檔。
為了風險可控,也避免觀眾對於古裝“大劇”的審美疲勞,更多的古裝劇,走上了小成本網播路線。
有主打甜寵的,《離人心上》《兩世歡》。
有主打仙俠、奇幻的《琉璃》《三千鴉殺》。
還有主打武俠的《俠探簡不知》《少年遊之一寸相思》。
沒有大IP,沒有流量主演。
有的卻因為創新的概念和劇情,認真的細節,合適的演員,取得了不錯效果。
比如今年的爆款《傳聞中的陳芊芊》,設定新奇,輕鬆好看。

顯然,想要一味在模式化的套路中,用所謂的“大”來吸引觀眾,已經不奏效了。
《燕雲台》是今年最大投資的古裝劇,本來打算以劇王種子選手的身份回歸。
北京衛視為了迎接《燕雲台》,還專門為它空出了一天檔期。
但。
根據酷雲收視數據顯示,《燕雲台》的收視率一直在0.5%左右浮動。
不如陳赫黃軒正在播出《瞄準》,與李易峰剛上映的《隱秘與偉大》對比也差了相當之多。

對《燕雲台》這個體量的電視劇來說,這成績,只能用慘淡來形容。
用現在流行的一個詞。
《燕雲台》是內卷下的產物。
即,在發展停滯、收益見頂的情況下,依然在固定的底盤內,重複投入,繼續做無用功。
明明,觀眾對古裝大女主已經越來越反感和厭倦。
但就是不願意把好的製作,好的演員,投入到新的類型中。
明明,唐嫣駕馭傻白甜的瑪麗蘇已經越來越尷尬。
但就是不打算變換戲路,還繼續營銷著“少女感”。

在可憐的一點點地盤內,反複地捲來捲去。
卷卷卷。
你們卷夠了嗎?
我們早就看夠了。
本文圖片來自網絡
編輯助理:頤和園的馬達
還不過癮?試試它們
原標題:《4.9,唐嫣冤嗎?》